查看更多空气质量指数 屏边县空气pm2.5实用查询——屏边县空气质量指数
屏边苗族自治县
国土面积183平方公里,辖8个村委会,分别是:营盘村委会、五家村委会、青平村委会、大冲村委会、牛碑村委会、毛家村委会、阿碑村委会、阿卡村委会。[2] 土地面积347.16平方公里。2008年辖12个村委会,99个自然村,137个村民小组。年末总人口20901人,其中农业人口19528人,占93%。年末耕地面积2778公顷,其中:水田801公顷,旱地1977公顷,农民人均耕地面积2.1亩。粮食总产量9240吨,农民人均有粮467公斤。投资100万元,扶持新现、洗马塘两个村委会300余户农户养殖能繁母猪500余头。年末生猪存栏29630头,全年肥猪出栏26486头。种植牧草15公顷,推广各类饲料11329吨。种植桤木、杉木等经济林467公顷,荒山工程造林267公顷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289万元,农业总产值5904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1673元。财政总收入89万元,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万元,财政总支出862万元。有个私经济260户,从业人员336人,注册资金343万元。完成底咪和水塘两个村委会通达工程和干田、大木卡依两个自然村公路建设。省教育厅、省民政厅和96201部队投资100万元,完成新现中心校主教学楼建设,并对老教学楼、办公楼和学生食堂进行全面改造。康运基金会投资6万美元,建盖永胜希望小学教学楼及附属工程建设。 乡党委书记杨文学(3月止)、周广书(3月任),乡人大主席杨文春(3月止)、刘仕能(3月任),乡长周广书(3月止)、代理乡长杨德亮(3月任)[3] 2008年,屏边县将各项支农、惠农政策落到实处,兑现种粮农民补贴资金276万元、退耕还林资金1256万元、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263万元、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64万元、石油价格补贴资金124万元,投放“三农”贷款21769万元。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4000万元,比上年增长12.99%。年末耕地面积18517公顷,全年推广种植杂交水稻4133公顷,杂交玉米5666公顷,小春及冬季农业开发5066公顷,增长14.5%。实现粮食总产量60148吨,增长0.17%。种植烤烟360公顷,收购烟叶16597担,烟农收入1214万元,实现财政收入267万元。 年末生猪存栏193891头,全年生猪出栏169277头,增长4.6%。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9710万元,增长15.29%。全年种植桤木2930公顷、杉木1716公顷、桉树800公顷、橡胶267公顷,发展林下草果180公顷、生态茶园234公顷、优质荔枝“妃子笑”107公顷、种桑养蚕30公顷、石斛2公顷,改造低产茶园133公顷,培育红豆杉苗木300万株、核桃苗木30万株。发放林权证30400本,采伐木材45000立方米,实现林业总产值15000万元。 完成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、新华集镇提水工程、和平集镇供水管网工程和鸡蛋坡大沟、吉咪大运沟、嘎白租大沟等沟渠修复。实施和平乡六斗对门山和新华乡河南的都格、戈几街花山场烟区水利管网工程,启动建设县城防洪堤一期工程。完成云洞水库水资源论证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,并列入云南省2009年开工建设的14个大中型水库之一。 2008年,屏边县完成工业总产值62560万元,比上年增长16.28%;利税总额12743万元,比上年增长1.09倍。开工建设三岔河、大湾田、茅草田3座电站,基本完成新田、百福、层子山电站前期工作,全年发电量74859万千瓦时,增长3.97%。坚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,改造提升传统工业,黄磷、铁合金等工业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巩固和发展。引进云南砉红石材开发有限公司对新现水塘大理石矿区进行开发,完成和平大湾田钨、铁矿区选场建设,白河底西铅锌矿区矿山地质灾害评估、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有序开展,湾塘五家寨多金属矿、新现西土依煤矿勘探工作稳步推进。完成生物科技产业基地滴水生物工业片区控制性详规、环评报告、水保方案编制评审和“三通一平”工程设计。与武汉凯迪集团初步达成生物能源开发框架协议。年内,屏边县有个体私营经济2453户,有从业人员5395人,注册资金20531万元,比上年增长5.88%。实现乡镇企业增加值13938万元,上缴税金1937万元。[4] 2010年,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3212万元,比2005年的63708万元增长48.8%,年均增长8.3%,其中第一产业完成36137万元,年均增长3.36%;第二产业完成39173万元,年均增长7.88%;第三产业完成47902万元,年均增长12.91%。完成财政总收入8873万元,比2005年的4994万元增长78%,年均增长12.18%,其中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23万元,比2005年的2533万元增长1.14倍,年均增长16.45%。完成财政总支出56781万元,比2005年的16499万元增长2.44倍,年均增长28.04%。金融机构各项存、贷款余额分别完成130669万元和59827万元,年均分别增长18.76%和19.99%。三次产业比重由“十五”期末的32:35:33调整为29:32:39。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,被列为省级农业综合开发县。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31万亩以上,杂交水稻、杂交玉米推广覆盖率达90%,五年累计粮食总产量30.5万吨,年均增长1.09%。畜牧业稳步发展,2010年末生猪存栏20.18万头、出栏24.61万头,分别比2005年的18.49万头、13.91万头增长9.1%和76.92%,年均增长1.76%、12.09%;大围山微型鸡和云南矮马(屏边)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。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1470万元,年均增长8.78%;实现农业总产值55647万元,比2005年的29355万元增加26292万元。工业经济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,实现工业总产值63008万元,比2005年的40751万元增长55%,年均增长9.1%;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56474万元,上缴税金1976万元,从业人员达7426人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,完成《屏边县生态旅游总体规划》和系列子规划的编制、评审工作。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云南省六个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之一,编制完成大围山国家公园建设规划设计并上报待批。州人民政府旅游现场办公会在屏边召开。成功举办民族文化旅游节暨首届“妃子笑”荔枝节、大围山首届国际音乐节暨第二届“妃子笑”荔枝节活动。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22万人次、实现旅游总收入59905万元,年均增长15.84%和25.53%。2010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65万元,比2005年的20835 万元增长1.2倍,年均增长17.09%。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6407万元,是“十五”期间98179万元的2.9倍,年均增长23.88%。县境内公路达291条1846公里,自然村通路率达82.42%,比2005年末提高了23.22个百分点;县城区面积由“十五”期末的2.02平方公里扩容到8.07平方公里,城镇化率由“十五”期末的11.83%提高到14.2%;全县水利化程度24.15%。对外开放成效明显,五年签约各类国内经济合作项目63个,协议引资26.4亿元,实际到位资金16.3亿元,分别是“十五”时期的2.12倍和2.86倍。推进节能降耗,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,“十一五”期间能耗下降20%。实施生态公益林、退耕还林、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,累计完成工程造林136951亩。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加快,五年累计建成沼气池4613口,节柴改灶6039眼,全县沼气池累计达22934口,沼气化率达76.4%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929元,比2005年的13184元增长81%,年均增长12.66%。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112元,比2005年的1256元增长68%,年均增长10.95%;实现农民人均粮食产量485公斤,比2005年的364公斤增长33.24%,年均增长5.91%;全县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7.1万人下降到5.09万人。“十一五”期间,县人民政府被省人民政府授予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”荣誉称号,创建了云南省第八届“双拥先进县”、“云南省乙级卫生县城”,被认定为云南省20个“云药之乡”县市之一。[5] |
上一篇:屏边县发展生态文明融合文化旅游 | 下一篇:没有了 |